衢州银行工资流水办理头绪🕝[V——Zliushui888——]🐿年轻人爱上观鸟 认识“新朋友”打开自然之窗.
中新社杭州4月19日电 题:年轻人爱上观鸟 认识“新朋友”打开自然之窗
作者 黄彦君
“看木桩上这只翠鸟,好漂亮的颜色!”清晨,“00后”观鸟爱好者陈洁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西山漾溜达两小时后,一只翠鸟终于现身。现场四五位“鸟友”齐刷刷按下快门,捕捉“蓝精灵”身姿。
随着气温回升,候鸟开始大迁徙,观鸟爱好者迎来黄金季节。当大众对观鸟群体印象还停留在“老法师”(指中老年摄影爱好者)时,一群年轻人开始抬头望天,透过镜头“解锁”鲜活世界。
陈洁是一名摄影师,从前大多拍摄风景、人像。2024年的一天,他将相机对准一只在枝头歇脚的白头鹎,“当时不知道这是什么鸟,只觉得很独特。拍摄完以后用手机软件识图,了解了它的品种、习性,感觉像认识新朋友。”
社交媒体上,灰白相间的夜鹭被称作“中华田园企鹅”,乌鸫化身“鸫师傅”,鲜红的北美红雀则神似“愤怒的小鸟”……拗口品种变成趣味昵称,个性十足的鸟类吸引年轻人与其建立情感联系。
“观鸟是一个动静结合的活动,内向的人可以享受独自观鸟的宁静,外向的人可以加入社群,认识‘观鸟搭子’。”“95后”女生黄心璇认为,与“观鸟搭子”的互动简单、纯粹,能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联结。
在许多年轻人看来,观鸟可以看到“另一个世界”。“就像《哈利·波特》中的设定,‘麻瓜’(书中指不会魔法的普通人)看不到魔法,‘入坑’前从未注意身边有这么多鸟类。”“95后”观鸟爱好者伍月发文分享道,观鸟让自己的日常变得生动有趣。
与“打鸟”(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鸟类)不同,观鸟活动设备门槛低。杭州一位观鸟活动组织者麻莉(化名)介绍,长焦镜头并非入门必需品,用普通相机或肉眼看、望远镜欣赏都可以,线上小程序可以辅助识别鸟类。
麻莉说,“老法师”观鸟乐趣在于抓拍好看的照片,年轻人则更倾向于通过观鸟放松身心、享受户外时光、学习鸟类知识,“类似于‘集邮’,观察过的种类越多越有成就感,大家会在线上做观鸟记录、手账等”。
小众爱好催生观鸟经济。业余爱好者入门成本低,但专业观鸟爱好者装备大多价值不菲。此外,一批“高端玩家”会跨市、跨省甚至跨国追鸟,催生周边产业链。
例如,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推出环鄱阳湖8条“观鸟+旅游”精品线路,旅游综合收入超5亿元人民币;云南、贵州、湖南多地,正在探索“生态+观鸟+旅游+研学”模式,为乡村发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。(完)